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1985年,王海将军应邀出访美国,参观美空军指挥所时被一情报震动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0:58 点击次数:81
【前言】
王将军,劳烦您去视察我的空军部队,还请您多多赐教。
“学习,我们是为学习而来的。”
东、西方的两位将军搭乘直升机,向着一片葱翠的群山飞去。王海将军先是满心疑惑,继而发出感叹:这便是美军的高明之处啊。
【王海将军访美,昔日战场的老对手作接待】
1985年3月的某一日,于华盛顿一座银灰色大厦的第十三层会客室当中,来自东方和西方的两位将军碰面了。
两位将军虽已年近花甲,然而当下却都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称的蓬勃朝气。
经双方的译员传达信息后得知,西方的将领为美国空军参谋长加布里埃尔,东方的将领则是我国空军司令员王海。
此次,王海跟随国防部长张爱萍,应美国国防部长之邀前往美国出访。资料表明,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高级将领首次出访美国。可以说,自中美两国军队诞生以来,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对峙,这是双方首次和平相见。
加布里埃尔首先说道:“王将军,朝鲜战场我也参与过……”显然,这位美国高级将领已然知晓面前的王将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影响力了。二人共有的这段经历成为了他们交谈的由头:“那时,我担任中队长。”
“那我的官职可比你大一些。”这位在外国人眼中不太有幽默感的东方将军突然灵机一动,只是声音稍低:“想当年,我担任大队长一职。”
“哈哈!”两位将军再次紧紧地握手,然后畅快地大笑起来。
随后,两位将军的交谈话题依旧聚焦于朝鲜战争。
加布里埃尔对王海发问:
“王将军,以您的观察来看,在朝鲜战场上,我方的哪一种飞机战斗力更强?”
王海差一点就脱口而出了:
飞机上带有黄杠的那种,就是F - 86型飞机。
加布里埃尔的嘴角泛起一丝笑意:“请稍作等候。”他从里屋捧出一个飞机模型,机翼两侧赫然有两道黄杠,“是这种吗?”
王海颔首称是,说道:“没错,就是它。非常灵动,而且作战勇敢无畏。”
加布里埃尔接着说道:
我就是这种飞机的驾驶员,隶属于五大队。
王海不假思索地说道:
五大队配备的都是这种飞机。你们大队可相当厉害。
“厉害”这个词,加布里埃尔一时未能理解。机灵的翻译员看到这种情况,便解释说:“厉害,意即让人敬畏的。”翻译员讲完,又瞧了瞧王海,王海点头表示认可。
加布里埃尔无奈地摊开双手,说道:
“厉害如我不也被你们打败了,我就是被你们击败的。”
王海听闻之后,其语气刹那间变得坚定有力起来:
那是由于你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,要是你们继续进行侵略,我们依旧会把你们打败的。
见气氛逐渐变得微妙,加布里埃尔赶忙赔着笑解释道:“不,我们是友善的。我们不会侵犯你们的。”
王海的神色也缓和下来,他颔首说道:“没错,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。大家都是好友。”
聊了许久之后,中方的将军打算去参观堪称世界顶级水准的空军部队。这也是王海将军赴美之行的主要目的之一,用他自己的话说,访问美国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前来的。
在加布里埃尔的安排下,王海等人登上了直升机,朝着美空军基地飞去。当飞机处于高空,众人正赏着风景时,加布里埃尔和王海又谈起了当年朝鲜战场上的事情。这两位气宇轩昂的将军,笔挺的军服和不凡的谈吐尽显军人的英勇威武。
刹那间,好似再度置身于两位将军与其麾下部队相互拼杀搏斗的往昔岁月。
【美国空军“老油条”被中国空军“新手”打得措手不及】
在朝鲜战场上,我方年轻的空军飞行员驾驶着米格 - 15型飞机,他们的飞行时长平均仅有15个小时。然而,他们所面对的是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洗礼的美国飞行员,其作战的艰巨性不言而喻。
当时,美国空军常常出动数十架乃至上百架飞机,遮天蔽日。这是侵朝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所创的集团轰炸,也被叫做“绞杀战”。敌机飞过之处,整个村庄、大片树林都会被摧毁殆尽。
美军单机行动时极为张狂。他们常常驾驶战机沿着屋脊低空飞行,驾驶舱内的飞行员蓄意让地面民众看到他们的高鼻梁、蓝眼睛,听到他们的呼喊声与嬉笑声。
然而,“疾风知劲草”。王海和他那些年轻的空军勇士毫无惧意,心中充盈的是对侵略者的切齿仇恨,怀抱的是不打破美国空军空中霸权绝不善罢甘休的壮志。当时,他的战友们大多正值二十岁出头,而身为营级大队长的王海也才年仅26岁。
在一次动员大会上,王海操着一口浓重的山东口音说道:“美国人也是人,咱们同样是人,天空如此广阔无垠,我就不信揍不下他这孬种。”
王海这般表述,一方面是为战友们加油打气,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确实身怀不凡本领。
王海初次接触航空知识是在1946年6月初。当时,他被分配至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第一期机械班,研习飞机的维护与修理。
这个专业,基本上每日都要跟破旧飞机打交道,拆了又装,装了又拆。经过一年零10个月的学习,王海以理论和实践双双优异的成绩毕业,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飞机机械员。
1948年4月,航空学校飞行班第二期开启训练之旅。彼时身为机械员的王海,经体检后发觉自己满足飞行要求,于是,他便投身飞行班,被安排学习歼击机相关知识与技能。
于王海而言,飞行班可比机械班厉害多了。自此,他暗自下定决心,务必要学好飞行技术。
谈及飞行,可谓困难重重。通常而言,飞行学员学习机型的顺序是从初级教练机开始,然后到中级教练机,最后才到“九九”高级教练机。然而,王海等人一开始就接触高级教练机。这就如同小孩还未学会站立,便要开始学习奔跑了。
王海随时面临机毁人亡的危险,但他毫不退缩。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,他战胜了重重困难。历时1年零4个月,飞行时长超100小时后,于1949年8月从飞行班第二期毕业,随后被编入航校飞行队。
同年11月11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宣告正式组建。1950年5月,王海投身于人民空军,成为一名歼击机飞行员。朝鲜战争爆发之后,王海率领他的大队奔赴战场!
8架战机首次以战斗编队的形式,翱翔于3000里江山的苍穹之上。此时,王海全神贯注地向远方搜索着。
忽然,僚机向队长王海汇报:“左前方出现小狼,总计12只。”
王海即刻下达指令:“迎上前去,歼灭他!”
8架战鹰如旋风般迅猛扑去。这一情况出乎敌机意料,敌机瞬间惊慌失措,队形当即大乱。
王海见此情形,拇指紧紧地压在炮钮之上,同时高呼:“射击!展开攻击!”话语刚一出口,一连串的炮弹便呼啸而出。尽管敌机机翼上有火球滚落,却并未击中关键部位。就在王海调整机身,打算再次发动进攻的时候。
僚机向他报告:“你后方出现了一只狐狸。”
就在回答“明白”的同时,王海机敏地将机身向左一倾,避开了一串曳光弹。这时,前来偷袭王海的敌机,遭到我方7架飞机的围攻。最终,这架敌机偷鸡不成,反被钳住了要害。
一架敌机被击中坠落后,其余敌机愈发惊惶失措,都只顾着仓皇逃命了。
王海瞧着四处逃窜的敌机,高声呼喊:“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飞行员也不过如此啊!”他一边觉得颇为有趣,一边又有些遗憾:自己没能亲自击落几架,敌机逃掉的数量太多了。
过了些时日,王海再度带领他大队的6架战机,前往迎战轰炸清川江一带的敌机。当他们飞至清川江大桥上空时,发觉有60余架敌机正在投弹。
敌机狂轰滥炸之际,地面烟火弥漫,江面水柱林立,清川江大桥面临着随时被炸毁的巨大危险。向来有着“火栗子脾气”的王海,瞬间怒不可遏,当即下令:“跟我上!”
突然发起的攻击,令敌机瞬间陷入晕眩状态,搞不清此刻冒出来了多少敌手。
敌机与我机相互混杂。敌机在数量上占据优势,然而攻击与掩护皆有不便。我机数量虽少,却恰似孙悟空钻入铁扇公主腹中,举手投足触及的皆是铁扇公主的五脏六腑与腹壁。
王海清晰地意识到,这种作战方法只适合短期运用,并不适宜长期采用。混战片刻之后,王海果断决策:“拉升高度,占据有利位置。”
6架战鹰如6颗出膛的重磅炸弹一般迅猛扑击而上。紧接着的多次冲击之下,敌机非伤即逃。王海见此情形,再度下令:“跟上,追击!”
王海瞅准两架仓惶逃窜的敌机接连开炮,那两架敌机便翻滚着坠下。王海的僚机也大显身手,于600米处,逼得两架敌机拖着长长的烟缕,晃晃悠悠地坠落。王海的4号机则来了个短兵相接,抵近敌机开炮,击落一架……
王海隐约觉得,在被他和战友击落的飞机里,好像有几架机翼上标着两道黄杠,也不知是不是加布里埃尔所在中队的飞机?
据统计,王海在两次参战期间,共击落、击伤美军飞机达9架之多,因此荣立特等功与一等功各一回,还荣获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。
1975年,王海获任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。1982年11月17日,他受命担任空军副司令员。到了1985年,又被任命为空军司令员。
身为空军的最高指挥员,王海对自己肩负的重任有着深刻的认识。1985年,他接到访美邀请,在王海眼中,这是一个绝佳的学习契机。
参观完美空军指挥所后,王海心中隐隐泛起一丝不安。美空军在某些方面,确实处于世界领先地位。
【王海参观美空军指挥所时,被一情报震动】
在加布里埃尔的陪伴下,王海徐徐步下直升机的舷梯。随后,他们一行人抵达了一片丘陵地带。
凭借着军人的敏锐直觉,王海判定此处为一座空军基地。然而,从地表来看,根本瞧不出任何空军存在的迹象。山谷之中不见平坦的机场,山麓周围也没有规整的营房,就连那些散漫走动的士兵也不见踪影。
王海所见之处,唯有郁郁葱葱的庄稼,还有几处结着黄澄澄橙子的树林。
至此,王海察觉到,这便是美军的狡黠之处。他心想,美军肯定不会带着他这个来自远方的空军司令去参观山林的。
过了许久,道路一侧出现了两位早已在等候的空军校官。加布里埃尔冲他们说道:“按往常的安排进行。”
随后,王海等人跟随校官登上了一处高坡。这是一处天然形成的高坡,同时也是一个极为理想的检阅场地,对面的丘陵恰似一道弧形的屏风,地表的起伏状况一览无余。
“砰、砰”,两声信号枪响过,两颗绿色信号弹呼啸着冲向天空。刹那间,对面的丘陵像屏风一般似乎同时微微晃动了一下,绿色的地表缓缓向左移去。不一会儿,两排排列得极为整齐的洞口闪现出来。每一个洞内都停放着一架银灰色的飞机,而中间的掩蔽洞格外地大,洞口呈梯形,上宽下窄。
加布里埃尔告知王海此处为指挥所。接着,在为王海进行一番介绍之后,他便引领王海前往指挥所。
指挥所的布局充满了浓郁的现代化气息。四周的墙壁上全是荧光屏,各类仪表上红、黄、绿、蓝的指示灯不停闪烁着。王海和加布里埃尔就座后,一名士兵端来两杯咖啡,加布里埃尔接过杯子说道:“多谢。”
“谢谢”,这两个字在国内常常能听到,人们也经常会说。可此时此刻,在这里听到这两个字从一位美国将军口中说出,而且是对一名普通士兵所说,王海的内心不禁微微一动。
随后,加布里埃尔正在向王海介绍相关情况时,一名校官走了过来,并带来一则情报:“经我们测定,17分钟之前,苏联成功完成了一次地下热核试验。”
加布里埃尔颔首说道:“按照常规向五角大楼汇报。”言毕,他对王海讲:“你们北面的邻居管控得颇为严格!”
这一情报在王海看来,似乎有些不真实。加布里埃尔还告知王海,每次获取这方面的情报时,就从这儿直接向三军参谋长以及白宫元首汇报。
王海只是微微一笑,并未言语。三日后,塔斯社发布了一则消息,这则消息证实了加布里埃尔他们指挥所测定结果的准确性。
回到住所后,向来睡眠质量不错的王海,那一晚却翻来覆去,久久未能入眠。美空军竟如此迅速地探测到地球另一侧发生的爆炸,这让他大为震惊。
王海思忖,往昔朱德总司令于动员之时曾言:“勇敢加上技术,便可获取战斗的胜利。”那如今的情况又如何?王海认为,已然不同了!应当改为“科学文化加上勇敢”才行。
1988年9月,王海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。在担任空军司令员的7年任期内,王海撰写了诸多有助于现代化空军建设的文章,这些文章对推动我国空军的发展壮大发挥了极大的作用。
